KOK综合体育7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头阵 当先锋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5场,介绍青岛市加快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的生动实践相关情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海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处处长佟建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杜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新征
近年来,青岛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连续三年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青岛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48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近1.3万亿元,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6%,高于全国12.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以占全省9.7%的用地,贡献了全省13.2%的税收,亩均效益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顶格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加力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动能提质效九大行动,凝聚发展工业的最大共识,激发工业发展的强大动能,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建设高速列车、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12项。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7家,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26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荣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单项冠军分别达到17家和39家,均居全省首位。今年1-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1.5%。
独立创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实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向世界级迈进。推动青岛仪器仪表、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2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今年6月,青岛市橡胶产业集群、济青枣潍工业母机产业集群入围第二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答辩环节,全省共15个,继续保持领先位势。
加快建设总面积8万多亩的集成电路、虚拟现实KOK综合体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8个新兴产业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累计培育家电及电子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装备、纺织服装、食品等6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连续五年获评“五星级”,为国内行业唯一。我市获评四星级以上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召开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编制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布局奇智孔明、橡链云聊等20余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上线全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建设中国算力平台全国首个城市节点,推动全省最大智算中心投入运营,全市算力总规模超过2300P,居全省首位。加快推进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地。
下一步,青岛将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坚持体系化谋划、机制化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激发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蹚出一条新路。
实施企业技改升级焕新行动,扎实推进新一轮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统筹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优质设备供给等“五大行动”,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推动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迈进,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提质增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扩量提质、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化工园区优化布局,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和生态提升。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加大高性能橡胶、高端聚烯烃、高品质特钢、先进合金等新产品开发力度。坚持仿创并举,聚焦发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系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高水平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精密仪器仪表、绿色低碳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高标准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深度参与国家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发展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共享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深入实施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挖掘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聚力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支持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以及垂直行业、垂直领域平台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5G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推动数字新基建扩容提速,规模化、体系化部署推进5G新基建和千兆光网,加快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批设工作,建强数据中心KOK综合体育、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支持头部企业统筹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整体算力算效,夯实数实融合发展底座。
夯实工业经济增长基础,抓实项目落地拓增量,争取重大石化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央企总部在青扩大产能,推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抓实企业倍增优存量,全面落实“一企一策”倍增支持措施,推动126家倍增企业挖潜增效、500家以上企业升规纳统。深化“亩产效益”改革,确保亩均税收等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再建新功。
中广中文网记者:青岛市如何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杜民: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从产业强基、载体培育、创新协同、成果转化、要素保障等五个方面强化服务保障,加快建立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实施重点产业“建群强链”工程,夯实产业创新发展基础。牵头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突出“链主”企业引领,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2个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迈进,青岛仪器仪表及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实施创新载体“龙头牵引”工程,打造行业创新发展高地。打造以智能家电、虚拟现实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引领,5家省级创新中心为支撑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KOK综合体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4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8家。
三是实施技术创新“协同聚力”工程,汇聚企业创新发展动能。出台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海洋药物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转化的免疫抗肿瘤候选新药给予近千万奖补。引导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商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攻关累计60项。
四是实施创新产品“示范引领”工程,推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累计遴选发布创新产品835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发布对接会近20场。推动279项产品通过省首台(套)技术装备,295项软件产品入选省首版次高端软件。
五是实施创新要素“保障支撑”行动,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级。规划建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8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上线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布局瀚海星云、奇智孔明等20余个大模型,累计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500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一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出题”“企业高校院所共同解题”,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承接国家重大专项、揭榜挂帅产业创新任务。二是提升产业创新能级。推动实现“一个产业集群、一批创新平台”的目标,建立市场化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加速走进“应用场”。三是优化创新要素保障。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引进培育具有产业链整合与创新链赋能作用的服务机构,加快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育,综合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近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青岛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请介绍一下方案的相关情况和主要考虑。
佟建渤: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5月24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等14部门,制定出台《青岛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现有设备运行水平,为重点行业领域明确具体更新方向,促进落后低效设备更新,加快高端先进设备应用,推动试验检测设备升级,并在加大优质设备供给、塑强设备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专门部署,将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生产、激发消费,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实施方案》整体包含3个部分,以2025年和2027年为节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实施15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推进“五大行动”。
第一部分是工作目标。聚焦“工赋青岛·制造强市”,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高水平技术改造,在目标设置上适当抬高标准,分别设置到2025年和到2027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12项发展指标,包括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涉及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优质设备供给行动,以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业“焕新”。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通过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行业标准引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撑服务、增强资源要素保障,引导资源要素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集中。
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政策宣贯。解读国家专项、减税降费等政策,以及《实施方案》行动任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策宣贯全覆盖。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滚动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二十条措施,多维度全方位降低企业全要素成本、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三是加强供需对接。落实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焕新行动,会同部门、区市召开重点项目观摩和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请问青岛将如何发挥工业互联网发展优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周新征: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脉络,聚焦“工赋青岛∙智造强市”,持续探索产业转型创新路径,持续放大“工赋青岛”全省改革品牌效应,创新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培育行动、“数智强链”专项行动,探索形成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驱动千企升级、以场景支撑应用落地的“青岛模式”,推动智改数转网联走深走实。全市规上工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9%,培育4个全球“灯塔工厂”、1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数字领航企业,数量均居副省级城市前列,累计培育智能工厂64家、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个,“工赋青岛”模式加速向全国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系列决策部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赋能主线,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提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体系效能,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规模化应用,持续保持工赋模式示范引领。
加快建设新型网络。体系化部署推进5G基建和千兆光网,推进5G深度覆盖,规划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加快提升“双千兆”城市能级。
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海之心”智算中心等算力,统筹布局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全市算力“一张网”,提升整体算力算效。
优化“一超多专”平台矩阵。支持卡奥斯、柠檬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全国领先,促进各平台融合协同错位发展,每年新上线家以上,带动数字化转型企业1000家以上,引领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
打造数实融合示范标杆。加快5G、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加快培育“数字领航”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等,“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引领工业互联网深度赋能。
深化应用场景开放牵引。用好全国首个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动态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培育一批行业解决方案,以场景创新和软件技术驱动新型信息消费,做强做实全国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